
有些人成名成家了,被称为某某家。倘若歌唱的好,还经常参加重大演出,就会被称为歌唱家;倘若画画的好,经常搞画展,就会被称为画家;倘若经常搞演讲,还获得了成功,就会被称为演讲家。以此类推,很多人成名成家之后,就认为自己天赋异禀。其实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叫法而已,而关于某某家却没有太多的官方称谓。
即便有官方颁发印有某某家字样的证书,也只能说是官方承认的一种荣誉,并不能完全叫开。就好像给某个人发了一张印有“先进工作者”字样的奖状一样,人们并不能尊称这个人为先进工作者,还是叫他的名字,只是知道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国人好打招呼,见面就问“您吃了吗?”还会互相恭维,只要某个人写了篇文章发在报纸上,很多人知道之后就叫他作家;只要某个人在某个重要的场合唱了一首歌,获得好评,人们就叫他歌唱家;只要某个画画的举办了一个画展,就会被人称为画家;只要某个政客促成了两国和谈,就被称为政治家。此外还有哲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这些家的称号似乎和他们的学历联系在一起,也和他们的成就联系在一起。歌唱家很可能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在演艺圈中有一定的声望;画家很可能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在画画的圈子里有一定的名气;政治家很可能是某个著名大学毕业的,在政客圈子里有一定的声望;哲学家一定是发表了某些著名的哲学论断,发表了哲学论文,引起了轰动;生物学家一定是研究生物的,不管是研究古生物还是研究现代生物,只要发表了有力度的论文,还有一定的声望,就可以算作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更是如此,除了是某个著名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还研究出了物理学上的新理论,创造了一些物理学的新概念,甚至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剩余70%至于文学家,大多都要有等身的著作。不管是写散文还是写小说,写多了,出名了,就可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家。而搞文学评论的却寄生在作品之上,写的再多也不能被称为文学家,只能被称为文学评论家。“家”这一种含义带有博大精深的意思,似乎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出名了,就会被称为某某家,但也仅限于在某些学科领域称呼,而对于底层劳动人民来说,却并不能成为某某家,因为他们的劳动是简单的,重复的,可替换的。扫大街的非常努力,把大街扫得干干净净,但并不能被称为清洁家,不能被称为扫大街家;在企业或公司门口当保安的兢兢业业,白天晚上执勤,不让任何一个可疑分子溜进去,但并不能被称为保安家,也不能被称为安保家;农民勤勤恳恳种地获得了丰收,但并不能被称为农业家,也不能被称为农民家。倘若有农业科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搞科研,发现了优良的种子,造成粮食增产,就可以被称为农业科学家。普通的医生救死扶伤,甚至比搞科研的医学家都要辛苦,而且救的病人非常多,但并不能被称为医学家。医学家需要长期搞科研,还需要搞临床试验,搞药物的研发等等,并不是只做医生。
叶圣陶老人曾经做过编辑,只是称自己是编辑,指的是职业,而别人称他为编辑家。其实叶圣陶老人比较谦虚,并不认为自己是编辑家,只能算是编书的,编文章的,没有太大的创造。当然他也是作家,是语文研究专家,但人家很谦虚,并不自称为某某家。翻译和编辑同样是一种工作,但有时候又指翻译的人。国家领导人要见面,双方都带着翻译,避免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太多的尴尬和误解。只是翻译外国作品的人就被称为翻译,却不是翻译家。而傅雷先生却可以成为翻译家,因为人们都认可他翻译的作品。鲁迅先生曾经翻译过《死魂灵》,但人们更倾向于称他为作家,而不认同他的翻译,或者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翻译作品。只是唱歌的,会被称为音乐爱好者,却并不能称为歌唱家,甚至连歌手都算不上。倘若有唱歌的参加电视台的选秀,而这种选秀的题目叫“成为歌手”。他轻松胜出以后,就可以被人称为歌手了,却不是歌唱家。很多歌唱家的说法都是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来的。而唱通俗歌曲的人唱了一辈子也是个歌手,并不能被称为歌唱家。或许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比较高级,起码比通俗唱法高级。尤其是一些学院派的人这样认为,总是喜欢用民族或美声唱法。当然也有专门学通俗歌曲唱法的音乐学院学生,毕业以后就搞通俗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却很难成为歌唱家。唱摇滚的更是如此,只能算是摇滚歌手,而不能成为歌唱家。
画家也是如此,倘若只是天天画画,只能成为业余画画的,但周围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画家,明显是一种尊称,而他也很受用。倘若他画画非常出名,已经在圈子里有些声望,一张画能卖好几万块钱,那么他就算真正的画家了,被称为大画家。似乎某某家的称呼和个人的成就有关系,也和他的作品能卖多少钱有关系,当然更和他的人脉关系紧密相连。一个人画画并不出名,但周围的人都叫他画家,说明他的人缘好,也说明周围的人懂艺术,倘若有一天他真的出名了,画作卖很多钱,就证明周围人没看走眼,他真的不负众望。倘若他画了一辈子都没有出名,那么人们只能说他是一个小画家,或者根本不称他为画家,而称他为生活的失败者,因为他并没有通过画作挣多少钱,一生落魄,穷困潦倒。看来,人们称呼某某家的习惯有一种世俗功利主义的影子,总是以某个人的成就来称呼,或者以某个人的作品能卖多少钱来称呼,以某个人的人脉资源来称呼。如此一来,社会就分出了等级,而且人为分出了等级。尤其到了现在,市场经济规模已经形成,人们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作价出售,很多人都互相恭维,一旦发现周围人有喜欢唱歌的,就叫他歌唱家;一旦发现周围有喜欢画画的,就叫他画家;一旦发现周围有喜欢写作的,就叫他的作家;一旦发现周围有喜欢交际的,就叫他交际家或政治家。并不仅仅在于恭维,有时候还带着一点揶揄,一点嘲讽。
很多人有自知之明,被人称为某某家,知道别人在揶揄,甚至在嘲讽,就一笑了之,不做任何反应,就像对待谣言一样,时间久了,某某家的称呼就自动消失了。倘若他很受用,就很可能被别人继续嘲讽,某某家的绰号也就坐实了。倘若某个掏大粪的环卫工人经常被人嘲讽,那么人们就会叫他掏粪家,似乎比歌唱家差不到哪里去,但实际工作却千差万别,根本不是某某家能够说明问题的。
发布于:河北省易云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