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的水肿(心、肾):晨起水肿。
男怕脚肿:心-火-弱,由下而上;
女怕脸肿:肾-水-弱,由上而下,生产引起的亏虚,漏尿;
孕期水肿是孕期反应,不是很严重,也没关系-葵子茯苓散。
痛经扎(按压)内关-强心,下压令经血出,还可按压足三里。
肝源性水肿:
开心散: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陈皮,木香打粉3-5g/2-3次/天。
外感引起的水肿:囗鼻分泌物增多,流眼泪。
一,桂枝剂加减:
一只眼睛流眼泪(分泌物多),有汗,怕风吹:A或B
A,柴桂汤 白术茯苓(小左)。
柴胡15g黄芩10-15g半夏20g 红参10g 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2个 桂枝10g 白芍10g 白术20g 茯苓30g。
B,桂枝汤 寒湿:白术30-60g,茯苓60g / 湿热:生薏苡仁30-60g,赤小豆30-60g。
平时缺乏运动,早起脸水肿:
五苓散(若吐 小便不利);猪苓 60g 茯苓 60g 泽泻 100g 白术 60g 桂枝 40g 打粉 3-5g/2-3次/天。
活血化瘀:当归 20g,川芎 20g(若头晕,手麻);
石膏 15-30g 三黄泻心汤:大黄 10g 黄芩 10g 黄连 10g(若退热,防急性脑出血);
枸杞原浆(补充营养)。
二,麻黄剂的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肾炎水肿,湿性炎症,不口渴):
麻黄10g 杏仁20g 连翘15g 桑白皮15g 赤小豆30g 大枣12个 生姜10g 炙甘草10g。
越婢汤(提壶揭盖法,湿热,口渴,嘴唇肿,鼻孔张开,眼珠胀痛,眼袋水肿):
麻黄30g 石膏40g,生姜15g,大枣12个,炙甘草10g (半夏20g-眼珠胀痛)。
寒湿:
麻黄加术汤(出疹,过敏,轻度水肿,瘙痒):
麻黄10g 桂枝15g 杏仁20g 炙甘草10g 白术15-30g;
小青龙汤(寒湿水肿,咳嗽、哮喘怕冷,流清鼻涕,眼肿胀,耳背加重,光面舌,里外都寒,遇寒、夜间加重):
麻黄15g 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细辛15g 五味子15g 半夏20g。 石膏15-30g-光面舌转厚白苔-湿热-久寒化热。
咳而喘水肿,肺气肿(热性):
越婢汤 半夏(同上)。
肾源性水肿:
肾四味 补气 活血化瘀 祛水:
骨关节水肿、长期用激素药,应平时先固好肾:补肾气、补气、活血化瘀、健脾祛湿。
肾四味(肾气足,筑地基,不易夜尿频繁,不易累,体力足,强骨):
补骨脂 30g 菟丝子 30g 淫羊藿 30g 枸杞子 30g 肉苁蓉20g 红参 15g -里 / 黄芪 30g-外(功同葛根,续枸杞之力,固表祛水)。(若上火与开心散)
祛脸上浮肿,(后期用当归芍药散,淡斑)。
小柴胡汤 白术茯苓(疏肝利湿):柴胡30g 黄芩15g 半夏20g 红参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2个 白术20g 茯苓30g 黄芪 30g。
当归芍药散(活血化瘀还祛湿,又名美人散):当归60g 川芎120g 白芍240g 白术60g 茯苓60g 泽泻120g打粉每次3-5g/2-3次/天。
心源性水肿,上虚不能治下(尿频):
A,炙甘草15-25g 桂枝45g(风湿性心脏病-门纯德),祛水肿,能安睡。
B,炙甘草15-20g 干姜15g 桂枝20-25g (祛水肿,强心利水,治心慌心悸。
c,苓桂枣甘汤(奔豚气):茯苓60g 大枣30个 桂枝25g 炙甘草15-20g(用甘澜水-泄其上冲之。力)。
D,苓桂术甘汤(中焦有水,耳石症):茯苓60g 白术45g 桂枝25g 炙甘草15-20g
E,苓桂味甘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60g 五味子15g 桂枝25g 炙甘草15-20g 杏仁20g,利胸腔心肺之水肿-炎症) 开心散(同上)。
巩固:肾四味(同上) 苓桂术甘汤(同上),可长期用一段时间。
肝源性水肿(肝郁气滞):
预防脏器组织下垂:
小柴胡汤 白术茯苓(同上) 肾四味(同上)。
祛眼袋水肿:
开心散(同上) 肾四味(同上)。
简化版:柴胡15g 当归20g 白芍20g 枸杞子20g。
当归四逆汤 白术附子(腱鞘炎):
当归30g 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细辛10g 通草10g 白术20-30g 附子15-30g。
肝腹水(糖尿病到肝硬化到肝腹水)
柴胡桂枝干姜汤 当归芍药散(同上)。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40g 黄芩15g 桂枝15g 炙甘草10g 干姜10g 天花粉20g 煅牡蛎10g 。(待命:红参 15g 三七 10g 阿胶10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易云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