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摸着被剪得参差不齐的头发,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左边短得几乎贴着头皮,右边却还留着一大撮,整个人看起来滑稽得像个小丑。
理发师小刘战战兢兢地说:"先生,理发费68元。"
王志明二话不说掏出钱包,放下100元就坐回了等候区的沙发上。他没有抱怨,没有争吵,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看看手机。
半小时后,当他起身准备离开时,小刘突然冲出来,手里拿着那100元钱,眼眶通红......
下午两点,王志明推开"潮流造型"理发店的玻璃门。店里装修简单,几把理发椅摆放整齐,墙上贴着各种发型的照片。空调呼呼地吹着,但似乎压不住店里的沉闷气氛。
"欢迎光临,请问要剪什么发型?"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理发师迎上来,胸前的工牌写着"刘凯"。他的眼睛有些红肿,显然昨晚没睡好。
"简单修剪一下就行,不用太复杂。"王志明在理发椅上坐下,脱掉外套挂在一旁。他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手在微微颤抖,但没有说什么。
刘凯围好围布,拿起电推子开始工作。他今年22岁,从理发学校毕业后到这家店工作才三个月。平时手艺还算稳定,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心神不定。
昨天晚上他和交往两年的女朋友小美吵架了,因为房租的事情。小美嫌他工资低,一个月才3000块钱,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租不起,还得和别人合租。她说:"刘凯,我们都22岁了,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过上好日子?"
"我会努力的,给我一点时间......"刘凯当时这样说。
"时间?我已经等了两年了!"小美摔门而出,留下他一个人坐在出租屋里发呆到天亮。
"师傅,你还好吗?"王志明注意到理发师的手在轻微颤抖,而且眼神恍惚。
"没事没事,马上就好。"刘凯强打精神,继续挥动着电推子。但小美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你看看人家小张,开了自己的店,一个月挣两万多。你呢?给人打工,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
越想越心烦,刘凯的手更不稳了。他想起昨天店长还警告过他,说他这个月的业绩不好,如果再不改善就要考虑换人。现在是淡季,生意本来就不好,他一天最多接三四个客人,提成少得可怜。
然而越是紧张,越容易出错。刘凯一个不小心,电推子滑了一下,在王志明左侧头发上推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几乎贴到了头皮。
"糟了!"刘凯心里一凉,手更抖了。
他想要修补这个错误,却越修越糟。为了让两边对称,他只能把右边也剪短,但技术不熟练,下手没有分寸,剪得深浅不一。左边短得像毛寸,右边却还留着一大撮长发,整个头型变得奇形怪状。
"这......"刘凯看着镜子里的效果,整个人都傻了。三个月来,他从来没有把客人的头发剪得这么惨。
王志明通过镜子看着自己的头发,皱了皱眉头,但什么都没说。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紧张和无助。
店里其他的理发师和客人都注意到了这边的状况。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刘凯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针一样刺在他身上。
"先生,我...我技术不好,把您的头发剪坏了。"刘凯声音颤抖,脸涨得通红。他从业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关系,头发还会长的。"王志明平静地说,语气中没有一丝责备。
刘凯咬着牙,想要继续修补,但手抖得更厉害了。他越想剪好,越是手忙脚乱。电推子在他手中仿佛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每一次下剪都让情况变得更糟。
"要不然我来帮你修一下?"旁边的老师傅看不下去了,想要过来帮忙。
"不用了。"王志明摆摆手,"就这样吧。"
刘凯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放下工具:"先生,实在对不起,我尽力了。"
王志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左边的头发短得像被狗啃过,右边的头发长短不一,后面也有几处明显的断层。这哪里是理发,简直是毁容。如果现在出去,肯定会被人笑话。
"没事,这样就行了。"他语气依然平和,没有一点埋怨的意思。
"先生,您不生气吗?"刘凯不敢置信地问。换作别的客人,早就跳起来骂人了,甚至可能要求赔偿。
"生气有用吗?头发已经这样了。"王志明淡淡地说,"多少钱?"
"这...这怎么好意思收钱。"刘凯支支吾吾。按理说,把客人的头发剪成这样,不但不能收钱,还应该赔偿。
"该收就收,你也要生活。"王志明从钱包里掏出钱,"多少?"
刘凯看着王志明平静的表情,心里更加愧疚。这个客人看起来也就是个普通的工薪族,穿着很朴素,但气质很好,说话很有涵养。
"68元。"刘凯小声说,声音小得像蚊子。
王志明放下100元,起身准备走。
"先生,我找您32元。"刘凯赶紧找钱。
"不用找了。"王志明摆摆手,然后让刘凯愣住的是,他又重新坐回了等候区的沙发上。
刘凯完全懵了。客人头发被剪成这样,不但没有发火,还给了小费,现在又不走了,这是什么意思?是要等老板回来投诉吗?
"先生,您还有事吗?"刘凯小心翼翼地问。
"没事,坐一会儿。"王志明拿出手机,开始看新闻,表情很自然。
刘凯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他觉得王志明肯定是在等老板回来投诉他,或者在想怎么找他的麻烦。也许是在联系朋友,准备叫人来闹事。
店里还有其他客人,刘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但一直用余光观察着王志明。这个中年男人看起来40岁左右,穿着很普通,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一条有些褪色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工薪族。
但他的气质很特别,即使头发被剪得这么难看,坐在那里依然很有气度,不急不躁,偶尔还会对路过的小孩子微笑。他看手机时的专注,偶尔抬头时的淡然,都让刘凯感到不解。
"师傅,您给这位先生剪的什么发型啊?"一个等候的客人实在忍不住了,指着王志明问刘凯,"这也太......"
刘凯脸更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对不起,我技术不好......"
"没事,我头发长得快。"王志明替他解围,对那个客人笑了笑,"小师傅人挺好的,手艺也不错,就是今天可能状态不太好。"
那个客人看看王志明的头发,又看看他平静的表情,心里暗自佩服这人的涵养。这要是换了自己,早就闹翻天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凯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给后面的客人理发时,手都在发抖,好几次差点又出错。
"小刘,你今天怎么回事?"店长从外面回来,看到刘凯的状态很不好。
"没...没事。"刘凯不敢说实话,怕店长知道了会更生气。
店长扫了一眼店里,看到坐在等候区的王志明,皱了皱眉头。"那位客人在等什么?"
"可能...可能在等朋友吧。"刘凯撒了个谎。
这时候,有个小孩子跑到王志明面前,好奇地看着他的头发。"叔叔,你的头发怎么了?"
孩子的妈妈赶紧过来拉孩子:"别乱说话!"
"没关系。"王志明笑着摸摸孩子的头,"叔叔刚剪了头发,是不是很有个性?"
小孩子天真地点点头:"很特别!"
看到这一幕,刘凯心里更加难受。这个客人不但不怪他,还这么善良地对待孩子。他到底做了什么孽,遇到这么好的人却把事情搞砸了。
半小时过去了,王志明看了看时间,收起手机准备离开。
"先生慢走。"刘凯送到门口,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王志明点点头,推门而出。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刘凯长长松了一口气。这次算是躲过一劫了,遇到这么好脾气的客人真是运气。
但马上,他心里又涌起一阵愧疚和感动。这个客人明明被自己剪得这么惨,却没有一句埋怨,甚至还给小费,还帮自己解围。这样的人,自己怎么能心安理得收他的钱?
刘凯想起小美昨天说的话:"你就是太老实了,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你就感激涕零。"但是今天这个客人的表现,让他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善良和涵养。
"我不能收这个钱。"刘凯自言自语,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看了看手里的100元钱,仿佛看到了王志明平静的笑容。这个人遭受了这样的对待,还能如此宽容,自己怎么能昧着良心收钱?
刘凯越想越不安,最后一咬牙,抓起那100元钱冲出了理发店。
"小刘,你去哪?"店长在后面喊。
"马上回来!"刘凯头也不回地冲向街头。
刘凯在街上四处张望,心急如焚。这条街有好几个公交站台,王志明可能去任何一个方向。他一路小跑,汗水很快湿透了工作服。
"一定要找到他!"刘凯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终于,在第三个公交站台,他看到了王志明的身影。他正在看站牌,似乎在等车。
"先生!先生等等!"刘凯气喘吁吁地追上去,引得周围的人都看向这边。
王志明转过身,有些疑惑地看着满头大汗的刘凯。
"先生,这钱我不能收。"刘凯把100元钱递过去,眼眶通红,"我把您的头发剪成这样,还收您的钱,我良心过不去。"
周围的路人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这一幕。一个理发师追着客人退钱,这种事情可不多见。
王志明没有接钱,而是仔细看着这个年轻的理发师。汗水顺着刘凯的脸颊流下来,眼中满是真诚和愧疚。
"为什么要退钱?"王志明平静地问。
"我...我技术不好,剪坏了您的头发,您还这么客气,我......"刘凯说着说着哽咽了,"我对不起您。"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生气吗?"王志明突然问。
刘凯摇摇头,满脸困惑。在他的经验里,客人被理成这样,不投诉就算好的了,哪有还这么和气的?
王志明看了看周围围观的人群,指着路边的一张长椅说:"坐下聊聊吧。"
两人在长椅上坐下,王志明缓缓开口:"三十年前,我也是个理发师......"
刘凯愣住了,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是同行。
"三十年前,我在老家县城开了一家小理发店。"王志明望着远方,眼神中带着回忆,"那时候我和你一样年轻,也经常因为紧张把客人的头发剪坏。"
刘凯瞪大眼睛,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气质不凡的中年男人竟然有过和自己一样的经历。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给一个退休的老师傅剪头发。"王志明的声音变得温柔,"那是个冬天的下午,雪花纷飞,老师傅穿着一件补了好几个补丁的棉袄走进我的店。"
刘凯听得入神,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那个青涩的王志明。
"老师傅说要剪个精神点的发型,因为第二天要去参加老同事的婚礼。"王志明苦笑着说,"我当时刚学会电推子,想要表现一下,结果因为手抖把他一侧的头发推出了一个大坑。"
"后来呢?"刘凯急切地问,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窘境。
"我当时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王志明继续说,"我想要修补,但越修越糟,最后把老师傅的头发剪得像个鸡窝一样。"
刘凯能想象那种绝望的心情,就像今天的自己一样。
"老师傅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沉默了很久。我以为他要发火了,甚至想着要赔偿他医药费,因为那时候剃头刀还可能刮伤人。"
"但是老师傅没有生气。"王志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看着我惊慌失措的样子,慢慢地说:'孩子,别紧张,我理解你的心情。'"
刘凯感觉鼻子酸酸的,这话太熟悉了,就像今天王志明对自己说的一样。
"那位老师傅告诉我,他年轻时也是个理发师,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王志明说,"他说:'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犯错,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学习。'"
"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傅不但付了全款,还给了我5块钱小费。"王志明的眼中闪着泪光,"在那个年代,5块钱够我买好几天的菜了。一个月的房租也才15块钱。"
刘凯完全被这个故事打动了,他没想到三十年前也有这样善良的人。
"老师傅走的时候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王志明认真地看着刘凯,"他说:'孩子,我年轻时也犯过错,善良的客人给了我机会,现在我也要给你机会。做人要有良心,有能力就要帮助别人。'"
"那位老师傅后来怎么样了?"刘凯问。
"他第二天还是去参加了婚礼,戴着一顶帽子。"王志明说,"后来我技术好了,他经常来我店里理发,还给我介绍了很多客人。他说,看一个理发师的品格比看技术更重要。"
刘凯默默地流泪了。他想象着三十年前那个下雪的下午,一个慈祥的老师傅用善良和宽容改变了一个年轻理发师的人生。
"所以当我看到你今天的紧张和自责时,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王志明拍拍刘凯的肩膀,"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技术还需要练习。"
"可是我把您的头发剪成那样......"刘凯还是很自责。
"头发会长的,但人品是一辈子的事情。"王志明认真地说,"你能追出来退钱,说明你有良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刘凯擦了擦眼泪,"先生,您现在还在理发吗?"
王志明摇摇头,"不理发了,现在做点小生意。"
他没有说的是,自己现在在省城开了一家连锁理发店,有十几家分店,每年的营业额过千万。从那个小县城的理发店起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就是那位老师傅教给他的做人道理。
"那您对理发还熟悉吗?能不能教教我?"刘凯期待地看着王志明,"我真的很想把技术学好。"
"可以啊。"王志明笑了,"不过现在你先把这钱收回去,安心工作。有时间的话,我可以教你一些技巧。"
"真的吗?"刘凯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您真的愿意教我?"
"当然,这就是传承。"王志明说,"当年那位老师傅帮助了我,现在我帮助你,希望将来你也能帮助别人。"
刘凯用力点头,"我一定会的!谢谢您,真的谢谢您!"
他接过那100元钱,但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不能辜负王志明的信任。
"我能知道您的名字吗?"刘凯问。
"王志明。"
"王师父,我叫刘凯。"刘凯郑重地鞠了一躬,"请您收我做徒弟吧!"
王志明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好,从明天开始,我教你基本功。"
第二天,王志明真的来到了理发店。他带来了一套专业的理发工具,包括各种型号的剪刀、电推子、梳子,还有一些刘凯从来没见过的专业器具。
"理发最重要的不是手法,是心态。"王志明一边检查工具一边说,"心静则手稳,手稳则刀准。"
他让刘凯先练习基本的手部动作,从握剪刀的姿势开始。"剪刀要这样拿,拇指和中指控制开合,食指辅助定位......"
刘凯认真地学着,每一个动作都记在心里。王志明的讲解很详细,不但教技术,还教理念。
"做我们这行,技术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王志明说,"每一个坐在你面前的客人都是独特的,要根据他们的脸型、气质、职业来设计发型。"
店里的其他员工看到这个"客人"在教他们的同事理发,都觉得很奇怪。但看到刘凯进步神速,也都围过来学习。
王志明毫不保留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从基本的手法到高级的造型技巧,从与客人的沟通到店面的经营理念,他都耐心地讲解。
"剪短发要注意层次,剪长发要注意线条......"王志明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这个角度要这样控制,那个弧度要那样处理......"
"王师父,您的技术真是太好了!"店里的老师傅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干了十几年都没有您这么熟练。"
王志明谦虚地笑笑,"经验而已,多练就好了。"
他没有说的是,自己当年为了学好理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上。白天给客人理发,晚上就用假发练手法,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小刘,你来试试。"王志明让刘凯给一个练习用的假人头理发。
刘凯紧张地拿起剪刀,按照王志明教的方法开始操作。虽然还不够熟练,但比以前稳定多了。
"不错,手不抖了。"王志明鼓励道,"继续练习,很快就能上手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刘凯的技术有了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变了。以前他总是紧张害怕,现在变得自信从容。
"做这行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责任心。"王志明对刘凯说,"客人把头发交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你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我明白了,师父。"刘凯认真地点头。
半个月后,刘凯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发型了。他的客人评价很好,都说这个小师傅进步很快,手艺越来越好。
"师父,您什么时候还来教我?"刘凯舍不得王志明离开。
"我觉得你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王志明欣慰地说,"记住我教你的那些,相信自己。"
"可是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刘凯有些着急。
"技术可以慢慢学,但品格要一直保持。"王志明认真地说,"永远不要忘记那份善良和真诚。"
临走前,王志明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一直帮你的。"
刘凯接过纸条,上面除了电话号码,还写着一句话:"传承善意,成就他人。"
"师父,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刘凯郑重地说。
"我相信你。"王志明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三个月后,刘凯已经成为店里的技术骨干。他的客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王志明教给他的做人道理。
有一天,一个刚入行的小理发师小张把客人的头发剪坏了,客人很生气要投诉。刘凯主动站出来替小张道歉,还免费为客人重新设计了发型。
"刘师傅,您为什么要帮我?"小张感激地问,"这件事跟您没关系啊。"
"因为我师父教过我,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犯错,要给别人机会。"刘凯笑着说,"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小张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像当初的刘凯一样。
店长看在眼里,对刘凯的表现很满意。"小刘,你变化真大。以前那么内向,现在这么有担当。"
"都是我师父教得好。"刘凯骄傲地说。
店长很好奇:"你师父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他叫王志明,是个很厉害的理发师。"刘凯说,"虽然现在不做这行了,但技术和人品都让我佩服。"
半年后,王志明再次来到理发店。刘凯已经完全变了个人,技术娴熟,态度自信,在客人中口碑很好。
"师父!"刘凯兴奋地迎上去,"您来了!"
"看起来你过得不错。"王志明满意地点点头。
"都是您教得好。"刘凯说,"师父,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消息?"
"店长要推荐我去总店学习,说要培养我做店长。"刘凯兴奋地说,"而且,我女朋友也不提分手了,说我现在变得很有责任心。"
王志明很高兴,"这是你应得的,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刘凯认真地说,"那天如果您发脾气投诉我,我可能就失业了。是您的善良救了我。"
"善良不是救你,是给你机会。"王志明说,"机会需要你自己把握。"
刘凯点点头,他明白王志明的意思。如果自己不努力,再多的机会也没用。
"对了师父,我想问您一件事。"刘凯犹豫了一下,"您那天为什么要在店里坐半小时?"
王志明笑了,"你猜猜。"
刘凯想了想,"是不是在观察我的反应?"
"一部分是。"王志明说,"我想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对其他客人态度恶劣,或者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就不会理你了。"
"那另一部分呢?"
"另一部分......"王志明停顿了一下,"是在想当年那位老师傅。我在思考该怎么帮你,就像他当年帮我一样。"
刘凯恍然大悟。原来王志明那天坐着不走,不是在生气,而是在思考如何帮助他。
"师父,我明白了。"刘凯眼中闪着光芒,"善意就像接力棒一样,会一直传递下去。"
"对,这就是传承的意义。"王志明欣慰地说,"当年老师傅帮了我,我现在帮你,希望将来你也能帮助别人。"
"我一定会的!"刘凯坚定地说,"我已经帮过小张了,还有其他的新人。"
又过了一年,刘凯真的成了分店的店长。他按照王志明教给他的理念经营店面,不仅技术要求严格,更注重员工的品德培养。
店里贴着一句话:"技术可以学会,品格决定高度。"这是王志明当初说过的话,被刘凯当作店训。
每当有新员工犯错误时,刘凯总会耐心教导,绝不责骂。他常说:"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女理发师小李因为紧张把客人的头发剪坏了,客人要求赔偿。刘凯主动承担了责任,还为客人免费修复。
"刘店长,您为什么要帮我?"小李感激地问,眼中含着泪水。
"因为有人也这样帮过我。"刘凯笑着说,"善意是会传递的,今天我帮你,希望将来你也能帮助别人。"
小李用力点头,她决定要像刘凯一样做个善良的人。
三年后,王志明的连锁店开到了刘凯所在的城市。当他来到分店选址时,意外地遇到了刘凯。
"师父!您怎么来了?"刘凯惊喜地看着王志明。
"来这边考察,准备开分店。"王志明说,"没想到会遇到你。"
刘凯这才知道,原来王志明是大老板,拥有十几家连锁店。难怪当初的气质那么特别,技术那么精湛。
"师父,您早就看出我的潜力了吗?"刘凯问。
"不是看出潜力,是看出品格。"王志明说,"有了好品格,才会有好发展。技术可以学,但人品是天生的。"
"那您愿意让我加盟您的连锁店吗?"刘凯试探地问。
王志明想了想,"可以,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把善意传递下去,帮助更多像当年你一样的年轻人。"
"我一定做到!"刘凯激动地说。
如今,刘凯已经拥有了三家连锁店,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理发店老板。他的店里有一个特殊的规定:每个月都会选出一个"最有爱心员工",奖励那些主动帮助同事和客人的员工。
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午,一个陌生客人用善意改变了他的人生。
每当有年轻理发师犯错误时,他总会想起王志明说过的话:"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怎么面对错误。"
在刘凯的店里,有一面墙专门贴着员工的成长故事。第一个故事就是他自己的经历,标题是:"那个追着退钱的下午。"
故事的最后写着:"感谢那位客人,用您的善良和智慧,让一个犯错的理发师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善意的种子已经发芽,会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开花。"
刘凯还建立了一个"理发师互助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刚入行的年轻人。每当有人因为技术不熟练而犯错时,基金会承担相应的损失,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做人要有良心,有能力就要帮助别人。"这句话被刘凯写在了每家店的显眼位置,时刻提醒着所有员工。
而王志明,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理发行业的传奇。他的连锁店不仅以技术精湛著称,更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闻名。每年,他都会资助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学习理发技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传承善意,成就他人"的理念。
那个追着退钱的下午,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一段佳话。它告诉人们,善意的力量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一个简单的宽容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轨迹。
易云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